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肉汤稀释法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结果解释。本文件适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抗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指导抗真菌治疗。
Title: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Antifungal Agents Against Yeast-like Fungi - Broth Dilu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WST 421-201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抗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标准,其核心在于规范肉汤稀释法的操作流程与结果解读。这一方法通过将不同浓度的抗真菌药物加入到培养基中,观察酵母样真菌的生长抑制情况,从而评估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这种方法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促进了抗真菌药物研发的标准化进程。
肉汤稀释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逐步稀释抗真菌药物,构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药物梯度,然后将待测菌株接种到含有这些药物的培养基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孵育后,通过检测菌株的生长状况来确定最低有效浓度。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能够准确反映药物对真菌的作用效果。
尽管肉汤稀释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培养基质量差异、药物稳定性问题以及人为误差等。为应对这些问题,实验室需要定期校准仪器设备,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并采用多重验证手段以提高结果可靠性。
某三甲医院曾利用WST 421-2013标准对分离自患者样本的白色念珠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氟康唑的MIC值为0.125 μg/mL,而两性霉素B的MIC值为0.03 μg/mL。这一数据表明,两性霉素B对该菌株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从而指导医生选择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WST 421-2013标准为抗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提供了可靠的框架,而肉汤稀释法则以其精准性和实用性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该领域有望实现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