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呼出气中二硫化碳的浓度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接触人群中呼出气中二硫化碳浓度的检测与评价。
Title:Determination of carbon disulfide in exhaled breath by gas chromat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WST 41-1996 是一项用于测定呼出气中二硫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实现对二硫化碳的高精度分析。这种方法不仅在工业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还为职业健康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关于这一标准方法的深入探讨。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在 WST 41-1996 中,二硫化碳被采集后通过热解吸进入色谱柱,随后经过检测器定量分析。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能够有效排除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干扰。
二硫化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制造、粘合剂生产等行业的化学品,但其毒性较高,长期暴露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伤。因此,准确测定呼出气中的二硫化碳浓度对于评估职业暴露风险至关重要。
例如,在某橡胶工厂的职业健康调查中,研究人员通过 WST 41-1996 方法发现,部分工人的呼出气中二硫化碳浓度超过安全限值。这一结果促使企业采取了改进通风系统和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措施,显著降低了工人接触二硫化碳的风险。
尽管 WST 41-1996 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样品采集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运输条件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仪器设备的维护成本也是一大问题。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以便在现场快速完成检测;同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数据分析流程,提高检测效率。这些创新将使 WST 41-1996 方法更加适应现代化的职业健康监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