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牙膏抗牙本质敏感功效的评价方法、试验条件、判定依据及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宣称具有抗牙本质敏感功效的牙膏产品。
Title:Evaluation of Toothpaste Efficacy - Part 4: Anti-dentin Hypersensitiv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研究基于WST 326.4-2010《牙膏功效评价 第4部分:抗牙本质敏感》标准,旨在探讨牙膏在缓解牙本质敏感方面的有效性与科学依据。通过系统分析牙本质敏感的成因及现有评估方法,结合实验数据与临床验证,提出优化牙膏配方和测试流程的具体建议。
牙本质敏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牙齿在接触冷热刺激或机械压力时产生短暂的疼痛感。据相关统计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群受到牙本质敏感的影响。因此,开发有效的抗敏感牙膏成为改善公众口腔健康的迫切需求之一。WST 326.4-2010为牙膏抗敏感功效的评价提供了标准化框架,但实际应用中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牙本质敏感的核心在于牙釉质磨损或牙龈退缩导致牙本质暴露,进而使牙本质小管开放并与外界刺激物直接接触。当外界刺激(如温度变化、酸碱环境)作用于牙本质表面时,会引发神经末梢兴奋,从而引起疼痛反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敏感治疗手段包括氟化物处理、封闭剂应用以及特定成分牙膏的使用。
通过对多种牙膏产品的对比测试发现,含有硝酸钾、氯化锶等活性成分的产品在减轻牙本质敏感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减少外界刺激传导至牙髓的可能性。此外,长期使用含氟牙膏也能显著降低敏感发生率,这可能与其促进再矿化的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WST 326.4-2010为牙膏抗敏感功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