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尿中镉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人体尿液样本中镉含量的测定,可用于职业健康监测和环境暴露评估。
Title:Differential Pulse Polarograph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admium in Ur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WST 33-1996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WST 33-1996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尿液中镉含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职业健康监测和环境研究。
微分电位溶出法是一种电化学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中的镉离子通过电解富集在工作电极表面,然后通过改变电位的方式使镉离子溶解并释放电流信号。通过对电流变化进行微分处理,可以得到与镉浓度相关的峰值信息,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尿液是一种非侵入性且易于采集的生物样本,能够反映人体近期的镉暴露水平。通过尿液检测镉含量,可以快速评估个体是否受到镉污染,尤其适用于职业人群或环境污染地区的健康监测。
在进行尿液样品前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测定尿液中镉含量时,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干扰:
为了提高测定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该方法适用于职业健康监测、环境污染调查以及临床医学研究等领域,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筛查尿液中的镉含量。
目前,常用的替代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可能略优于微分电位溶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