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乙酸乙酯的无泵型采样和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作业场所空气中乙酸乙酯浓度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ethyl acetate in workplace air by pumpless sampling and gas chromat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C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WST 155-1999 是中国卫生行业的一项标准,专门用于指导作业场所空气中乙酸乙酯浓度的测定。这一标准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无泵型采样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旨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乙酸乙酯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其挥发性较强,容易对工人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准确测定作业场所中的乙酸乙酯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的泵式采样相比,无泵型采样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这种方法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采集空气样本,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支持,从而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可能性。此外,无泵型采样还能更真实地反映作业环境中污染物的实际浓度分布,为职业健康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WST 155-1999 中,气相色谱仪被用来分离和定量乙酸乙酯分子。该方法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记录信号强度来确定目标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化合物,非常适合多组分环境监测。
某化工厂曾因未及时监测作业场所内的乙酸乙酯浓度而导致多名员工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在引入WST 155-1999 标准后,工厂采用无泵型采样器结合气相色谱仪定期检测空气样本。结果显示,车间内乙酸乙酯浓度超出国家规定限值。随后,企业采取了加强通风、优化工艺流程等措施,成功将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内,有效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WST 155-1999 标准为作业场所空气中乙酸乙酯的测定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通过无泵型采样技术和气相色谱法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增强了数据的可信度。实践证明,遵循该标准有助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将不断深化,为劳动者创造更加健康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