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住院病程记录基本数据集的数据元属性和值域代码,包括标识、病情与诊疗、护理及其他特殊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住院病程记录的信息化建设及数据交换共享。
Title:Basic Data Set fo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 Part 13: Inpatient Course Record (WS 445.13-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电子病历(EMR)已成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WS 445.13-2014》作为中国国家卫生信息标准的一部分,对电子病历的基本数据集进行了规范化的定义和管理。其中,第13部分专注于住院病程记录,这一部分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住院病程记录是医生在患者住院期间对病情变化、治疗方案调整以及护理措施实施情况的详细记录。这些记录不仅为医生提供了全面的诊疗依据,也为后续的医疗研究和质量评估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WS 445.13-2014》明确了住院病程记录中应包含的关键字段,如患者基本信息、诊断结果、手术记录、用药记录等。
标准化是实现高效医疗管理的基础。《WS 445.13-2014》通过统一数据格式和术语,减少了因信息不一致导致的误诊或延误治疗的风险。例如,在某三甲医院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实施住院病程记录标准化,医生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约20%,同时降低了因信息错误引发的医疗纠纷。
此外,标准化的数据集还促进了跨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例如,某地区多家医院联合开发了一套基于《WS 445.13-2014》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了患者病历信息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转诊和后续治疗。
尽管《WS 445.13-2014》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未来可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提取和分析病程记录中的关键信息,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断决策。同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患者隐私不受侵犯,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综上所述,《WS 445.13-2014》住院病程记录部分不仅是医疗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医疗服务现代化的关键工具。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完善,电子病历将在未来的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