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钛合金人工椎体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设计要求、制造工艺要求、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通过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的钛合金(TC4及TC4 ELI)人工椎体。
Title:Spinal Implants -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Titanium Alloy Artificial Vertebra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解读TCSBM 0002-2021《脊柱植入物 增材制造钛合金人工椎体》时,我们可以聚焦于“增材制造工艺控制”这一关键点。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粉末特性、打印参数及后处理的要求更加细化。
以粉末特性为例,新标准明确规定了原料粉末的粒度分布范围应为45至106微米,并要求其纯度不低于99.5%。实际应用中,企业需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粉末粒径,同时利用辉光放电质谱仪评估化学成分。当发现某批次粉末不满足上述指标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追溯原因,可能涉及供应商筛选或生产工艺调整。
此外,关于打印参数设置,新标准强调层厚不得超过50微米,扫描速度保持在1000至1500毫米/秒之间。为了确保一致性,制造商应当建立完善的参数验证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构建试样并通过三点弯曲测试来确认力学性能是否达标。
最后,在后处理环节,新标准增加了热等静压处理的要求,旨在消除内部缺陷提高疲劳寿命。操作时需将产品置于惰性气体环境中加热至1100°C左右并施加150MPa压力维持数小时,之后还需执行严格的尺寸检测以保证最终产品的精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