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地质特征描述的技术要求,包括地质背景、储层特征、成藏条件及开发相关参数的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碳酸盐岩潜山油藏的地质研究与开发方案设计。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servoir Ge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 Carbonate Basement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YT 5355-2000标准中涉及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地质特征描述的技术要求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答:SYT 5355-2000 标准对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提出了系统化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答:潜山是指埋藏在沉积盖层之下的古老基岩构造单元,通常由前寒武纪或古生代的碳酸盐岩组成。这些岩层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裂缝和孔隙系统,成为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
答: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是描述碳酸盐岩潜山油藏的关键内容之一。常见的储集空间包括: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手段,可以综合判断储集空间的类型及其对储层性能的影响。
答:油气藏动态监测是评价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发潜力的重要手段,具体要求包括:
答: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主要区别在于:
因此,在描述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构造背景和储层特征。
答:SYT 5355-2000 标准主要针对碳酸盐岩潜山油藏的地质特征描述,不完全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碳酸盐岩油藏(如礁滩相储层)。对于不同类型的油藏,需根据其具体地质条件选择适用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答: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验证:
答:SYT 5355-2000 是中国石油行业的推荐性标准,虽然不是强制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标准被广泛采用,作为指导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地质特征描述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