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放射性核素载体法示踪测井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作业程序、数据处理与解释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利用放射性核素载体法进行示踪测井的作业及相关数据分析。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adioactive Tracer Logging Using Carrier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YT 5327-2008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SYT 5327-2008 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技术规范,主要规定了放射性核素载体法示踪测井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这项标准适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田的注水开发过程中,用于监测注入水的流动路径和分布情况。
放射性核素载体法示踪测井是一种通过向井下注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剂,利用探测器记录其在地层中的流动路径和速度的技术。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注水井的注入效率和地层的连通性。
这种测井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注水开发方案,提高油田采收率。通过精确测量注入水的流动路径和分布,可以发现地层的非均质性、裂缝发育情况以及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连通关系。
Syt 5327-2008明确规定,选择放射性示踪剂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根据SYT 5327-2008的规定,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标准要求:
虽然SYT 5327-2008是一项通用标准,但其适用范围主要限于注水开发的油气田。对于其他类型的开发方式(如气驱或热采),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
结果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判断:
是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需求的变化,SYT 5327-2008可能会定期修订。因此,用户应关注最新版本的标准文件,确保操作符合最新的技术要求。
违反标准可能导致以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