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透水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合料制备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透水性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相关工程质量检验。
Title:Preparation Method of Permeable Asphal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透水沥青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城市内涝、改善生态环境的道路材料,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在《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简称TCIPR 024-2022)中,与旧版相比,关于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部分有了显著改进,特别是针对粗集料的级配范围进行了优化调整。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透水沥青的施工性能和使用效果。
以粗集料级配范围为例,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最大粒径的选择以及公称最大粒径对应的不同粒级比例上。例如,新版标准放宽了对13.2mm以上颗粒含量的要求,允许适量增加较大粒径的掺入量。这种调整旨在提高混合料的整体强度,同时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透水沥青混合料达到预期的设计指标,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最新标准执行。首先,在原材料选择阶段,需要严格控制石料的形状、硬度等物理性质,并且根据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矿粉用量。其次,在拌合环节,应采用间歇式搅拌设备,确保每批次混合料均匀一致。最后,在摊铺压实时,要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碾压遍数及速度,避免出现松散或离析现象。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透水沥青的优势,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关注行业规范的变化趋势,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从而保障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