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循证医学的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实践指南,包括适应症、治疗方法、操作规范及疗效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从事针灸治疗的医务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
Title:Evidence-based Acupunctur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AAM 0009-2019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术后尿潴留》中关于电针治疗的推荐强度变化为例进行解读。在旧版指南(假设编号为TCAAM 0009-2016)中,电针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推荐强度为Ⅱ级,表示有有限证据支持其有效性。而在新版指南中,该推荐强度提升至Ⅰ级,表明有高质量证据支持电针治疗的有效性。
这一变化主要基于近年来多项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这些研究显示,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电针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且副作用少。具体操作时,建议选择关元、中极为主穴,配伍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采用疏密波连续波形,频率设定在2~5Hz之间,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治疗一次,连续5天。
此外,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个体化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方案。例如,对于体质虚弱者可适当延长每次留针时间,而对于精神紧张型患者则可通过心理疏导配合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总之,新版指南提高了电针治疗的推荐级别,进一步肯定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