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黄化矮缩病毒(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 PYDV)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检测技术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境检疫和国内植物检疫中对马铃薯黄化矮缩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铃薯黄化矮缩病毒(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 PYDV)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的病毒病原体,其传播不仅影响作物产量,还可能导致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控该病毒的扩散,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SNT 1135.2-2003 马铃薯黄化矮缩病毒检疫鉴定方法》。这一标准为农业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检测和鉴定方法,以确保马铃薯种苗的安全性。
马铃薯黄化矮缩病毒通过蚜虫等昆虫媒介传播,一旦感染,植株会出现叶片黄化、生长停滞等症状,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在种苗出口、进口以及国内流通环节中,对该病毒的检疫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施《SNT 1135.2-2003》,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跨境传播,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根据标准要求,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这些步骤环环相扣,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某国际种苗公司因未严格执行检疫标准,导致一批马铃薯种苗携带PYDV被出口至欧洲市场,引发当地疫情爆发。事后调查发现,该公司在采样和检测环节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病毒的存在。这一事件凸显了遵循《SNT 1135.2-2003》标准的重要性。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手段,如CRISPR-Cas系统,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病毒监测数据,有助于构建全球化的防控网络,共同应对马铃薯黄化矮缩病毒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