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癌肿病的检疫抽样、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癌肿病的检疫鉴定。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otato Cancer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NT 1135.1-200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关于马铃薯癌肿病检疫鉴定的重要标准。这项标准为检测和防控马铃薯癌肿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癌肿病是由马铃薯癌肿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这种病害会导致马铃薯植株出现根部肿瘤、叶片黄化等症状,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准确的检疫鉴定方法是控制病害传播的关键。
SNT 1135.1-2002 标准中规定了多种检疫鉴定方法,主要包括显微镜观察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和组织培养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多种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例如,在某次马铃薯出口检验中,检测机构采用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和显微镜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成功识别出了一批携带马铃薯癌肿病菌的样品。
马铃薯癌肿病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可能威胁到国际贸易。根据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各国需严格遵守相关检疫标准,防止病害跨境传播。例如,欧盟曾因发现进口马铃薯中存在癌肿病菌而暂停从某国进口马铃薯,导致该国农产品出口遭受重大损失。
因此,加强检疫鉴定工作,推广SNT 1135.1-2002等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可以有效阻止病害扩散,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
总之,SNT 1135.1-2002 标准为马铃薯癌肿病的检疫鉴定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其在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标准将为全球农业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