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水利风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Title:Code for prepar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area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L 471-2010《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是中国水利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这项标准不仅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强调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这一导则,可以更好地协调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利工程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区域。这些景区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展示地方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SL 471-2010从多个方面对水利风景区的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功能分区、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
在规划编制中,功能分区是关键环节之一。根据导则的要求,水利风景区应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综合服务区。核心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限制人为活动;缓冲区允许适度开发,但需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综合服务区则负责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如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
以江苏太湖为例,该地区通过实施SL 471-2010标准,成功打造了一个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水利风景区。在规划过程中,当地管理部门遵循导则提出的“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一方面加强对湖泊周边湿地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水上运动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此外,为了提升游客满意度,景区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增设停车场、优化交通线路等。据统计,自2015年起,太湖水利风景区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百万大关,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综上所述,SL 471-2010《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为中国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更多地区的实践探索,相信这项标准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我国水利事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