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中砷的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砷含量的测定。
Title: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L 327.1-2005标准中关于水质中砷的测定方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答:SL 327.1-2005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实验室通过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砷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等多种水质样品的检测。
答:原子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原子在特定波长下发射荧光强度来定量分析元素浓度的技术。在测定砷时,样品中的砷被还原为气态砷化氢,然后与惰性气体混合后进入原子化器,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荧光信号,通过测量荧光强度计算砷的含量。
答:为了减少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答:制作标准曲线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答:是的,有机物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可以通过加入氧化剂(如过硫酸铵)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形式,从而提高测定准确性。
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答:该标准适用于大多数水样,但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高浓度悬浮物或强酸碱环境),可能需要额外的前处理步骤。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并定期维护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