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子政务数据元的设计原则、方法以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电子政务系统中数据元的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
Title:Electronic Government Data Elements - Part 1: Desig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M3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9488.1-2004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为电子政务的数据元设计与管理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原则。这一标准不仅明确了数据元的基本概念,还详细规定了其设计方法、标识规则以及管理流程,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什么是数据元? 数据元是电子政务系统中最小的信息单位,它承载着特定的业务意义。例如,在人口管理系统中,“身份证号”就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元,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GBT 19488.1-2004 强调数据元的设计应遵循标准化的原则,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可复用性。
在设计数据元时,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因素。首先,数据元必须具备明确的定义和语义,以避免歧义。其次,数据元的命名应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此外,数据元的结构应灵活,能够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某市的税务系统在设计“纳税人信息”数据元时,将“纳税人类型”、“注册地址”等作为子字段,实现了数据的模块化管理。
数据元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创建、维护和更新等多个环节。GBT 19488.1-2004 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管理框架,强调数据元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规范化操作。例如,某省的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建立数据元库,对所有数据元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有效减少了重复数据的出现,提高了信息交换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元的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效率。据统计,某市在实施数据元管理后,跨部门数据共享的成功率提升了30%,显著降低了行政成本。
GBT 19488.1-2004 标准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通过科学的数据元设计和严格的管理流程,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标准也将持续完善,为我国电子政务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