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船舶坞内建造过程中二次起浮的通用工艺要求、技术参数、操作流程及安全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坞内建造方式的各类船舶在二次起浮阶段的工艺设计与实施。
Title:General Process for Secondary Floating of Ships Built in Dry Dock - JTANSI 32-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J81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NSI 32-2020《船舶坞内建造二次起浮通用工艺》中,与旧版相比,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关于浮力计算公式的更新。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船舶在坞内二次起浮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评估。
以浮力计算公式为例,在新标准中采用了更精确的体积测量方法和密度修正因子,这使得浮力估算更加接近实际操作条件下的真实值。具体来说,新版标准引入了基于三维扫描技术获取船体几何数据,并结合实时海水密度测量结果来调整浮力值。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计算精度,还增强了操作的安全性。
例如,在应用该条文时,首先需要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干船坞内的待起浮船舶进行全面扫描,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然后根据此模型计算出船舶排开的水体积,并乘以上游当地海水密度(通常通过便携式盐度计现场测定)。最后将所得数值代入新的浮力公式中,得到准确的浮力估计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考虑潮汐变化、风浪影响等因素对浮力的影响。因此,在执行上述步骤的同时,应持续监测外部环境参数,并适时调整浮力计算模型中的相关变量。
通过这样的改进,可以有效避免因浮力估算不准确而导致的事故风险,确保船舶在坞内二次起浮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也是TCANSI 32-2020相对于其前版的一个重要进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