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显微分光光度法对刑事技术中微量物证进行理化检验的方法、步骤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刑事侦查、司法鉴定中微量物证的分析与鉴定。
Title:Criminal Technology - Physical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Trace Evidence - Part 8: Micro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9267.8-200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刑事技术中微量物证理化检验的技术规范,其核心内容是显微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这项标准为刑事技术人员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方法,用于对微量物证进行精确分析和鉴定。显微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将光学显微镜与分光光度计相结合的技术,能够通过检测物质的吸收光谱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
显微分光光度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光的吸收特性来识别物质。当一束光线通过样品时,不同波长的光会被不同程度地吸收,从而形成独特的吸收光谱。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微量物证的分析。相比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显微分光光度法能够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完成检测,这对于珍贵或难以获取的证据尤为重要。
显微分光光度法在实际案件中的应用屡见成效。例如,在一起涉及涂料来源的案件中,犯罪现场遗留的一小块油漆被提取作为证据。通过显微分光光度法,技术人员成功检测出该油漆的成分与某品牌涂料完全一致,从而锁定了嫌疑人的活动范围。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显微分光光度法在微量物证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显微分光光度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提高仪器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开发更高效的数据分析算法。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显微分光光度法有望实现更快速、更精准的微量物证分析,进一步提升刑事技术的效率和准确性。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