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GBT 18935-2003 口蹄疫诊断技术

    GBT 18935-2003 口蹄疫诊断技术
    口蹄疫诊断技术病毒检测动物疫病兽医
    12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1.51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本文件适用于口蹄疫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Title:Diagnosis techniques for foot-and-mouth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封面预览

    GBT 18935-2003 口蹄疫诊断技术
  • 拓展解读

    GBT 18935-2003 口蹄疫诊断技术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偶蹄类动物,如牛、羊和猪。这种疾病不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威胁到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8935-2003 口蹄疫诊断技术》,为口蹄疫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的核心内容

    GBT 18935-2003 标准详细规定了口蹄疫诊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它涵盖了从样本采集、运输到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标准中提到的关键技术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 病毒分离与鉴定: 这是传统而经典的检测手段,通过将疑似感染的组织样本接种于敏感细胞中,观察是否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这种方法虽然耗时较长,但能够提供直观的病毒形态学证据。
    • 血清学检测: 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液相阻断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B-ELISA),用于检测动物体内是否存在特定抗体。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大规模筛查。
    • 分子生物学检测: 如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够快速检测病毒核酸,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现代诊断的重要工具。

    实际应用案例

    以某地区的一次口蹄疫暴发为例,当地畜牧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照 GBT 18935-2003 的规范流程开展诊断工作。技术人员首先采集疑似病畜的口腔分泌物和水疱皮样本,通过病毒分离与鉴定确认了病毒的存在。随后,采用 ELISA 方法对周边养殖场的健康动物进行了抗体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区域并采取隔离措施,成功遏制了疫情扩散。

    据统计,在过去十年间,基于 GBT 18935-2003 的诊断技术已帮助我国成功控制了数十起口蹄疫疫情,累计减少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这充分体现了该标准在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GBT 18935-2003 标准也在逐步完善中。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更高效的自动化检测设备、优化样本处理流程以及提高检测灵敏度等。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共享先进的诊断技术和经验,将有助于全球范围内更好地防控口蹄疫。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8932.6-2002 蜂蜜中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8935-2018 口蹄疫诊断技术

    GBT 18936-2020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GBT 18936-2003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GBT 19167-2020 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技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