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食品
  • GBT 18932.14-2003 蜂蜜中苯甲醛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GBT 18932.14-2003 蜂蜜中苯甲醛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蜂蜜苯甲醛残留量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15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0.3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蜂蜜中苯甲醛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本文件适用于蜂蜜中苯甲醛残留量的定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Benzaldehyde Residue in Honey -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 封面预览

    GBT 18932.14-2003 蜂蜜中苯甲醛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 拓展解读

    GBT 18932.14-2003蜂蜜中苯甲醛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18932.14-200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蜂蜜中苯甲醛残留量测定的标准,其核心是通过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来实现对蜂蜜中苯甲醛含量的精准检测。这一标准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消费者能够享用到安全健康的蜂蜜产品。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的原理与优势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这种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将蜂蜜中的化合物分离,再通过荧光检测器捕捉苯甲醛特有的荧光信号。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有效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该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大规模应用,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 高效分离:液相色谱可以快速分离出蜂蜜中的复杂成分。
    • 高灵敏度检测:荧光检测器能够识别极低浓度的苯甲醛。
    • 广泛适用性:适用于多种蜂蜜样品的检测。

    苯甲醛在蜂蜜中的来源与危害

    苯甲醛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某些植物中的化合物,在蜂蜜中可能来源于蜜蜂采集的花蜜。然而,过量的苯甲醛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引起过敏反应或影响呼吸系统。因此,严格控制蜂蜜中的苯甲醛含量至关重要。

    • 苯甲醛主要来源于花蜜和蜂巢环境。
    • 长期摄入过量苯甲醛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 实际应用案例

      某地食品质量监督部门曾采用GBT 18932.14-2003标准,对市场上销售的蜂蜜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产品的苯甲醛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但有少数批次超标。这些超标产品被及时下架并召回,避免了可能的健康风险。

      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GBT 18932.14-2003标准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提醒生产者需严格控制蜂蜜的加工和储存条件,以减少苯甲醛的积累。

      结语

      GBT 18932.14-2003标准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守护公众健康的有力工具。通过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监测蜂蜜中的苯甲醛含量,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这一标准能够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8932.11-2002 蜂蜜中钾、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钡、钛、钒、镍、钴、铬含量的测定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GBT 18932.15-2003 蜂蜜电导率测定方法

    GBT 18932.16-2003 蜂蜜中淀粉酶值的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

    GBT 18932.17-2003 蜂蜜中16种磺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18932.18-2003 蜂蜜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