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抵赖服务的基本概念、框架和分类,以及实现抗抵赖服务的关键技术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信息技术领域中需要提供抗抵赖保护的系统设计、开发和评估。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Non-repudiation - Part 1: Overview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7903.1-1999 是什么标准?
GBT 17903.1-199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属于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关注安全技术中的抗抵赖性问题。它为抗抵赖技术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术语定义及框架,是后续具体抗抵赖技术实现的基础。
什么是抗抵赖性?
抗抵赖性是指在信息交互过程中,防止参与方否认其行为或责任的能力。例如,在电子交易中,买方不能否认曾经购买过某商品,卖方也不能否认收到款项。
GBT 17903.1-1999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需要抗抵赖性?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许多业务依赖于电子数据交换。如果没有抗抵赖性保障,参与方可能否认其行为,导致纠纷或经济损失。抗抵赖性通过技术手段确保行为不可否认,从而维护交易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GBT 17903.1-1999 是否适用于所有行业?
虽然 GBT 17903.1-1999 提供了通用的抗抵赖技术框架,但其适用范围主要集中在需要高度信任的信息系统中,如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对于一些非关键性的应用场景,可能不需要严格遵循此标准。
抗抵赖性与数据完整性有何区别?
两者是信息安全的不同方面,但可以协同工作以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GBT 17903.1-1999 是否已经过时?
GBT 17903.1-1999 发布时间较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标准和技术不断涌现。然而,作为早期的抗抵赖技术框架,它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在理解抗抵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方面。
如何应用 GBT 17903.1-1999 中的框架?
抗抵赖性技术有哪些常见的实现方式?
抗抵赖性是否能完全避免纠纷?
抗抵赖性可以显著降低纠纷的可能性,但无法完全消除。例如,如果系统存在漏洞或证据被伪造,则仍可能导致争议。因此,还需要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审计日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