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电厂应急响应时场外放射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核电厂在应急情况下对场外放射性影响的评价工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Title:Criteria for Off-site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during Emergency Response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 Part 11
中国标准分类号:K8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AQ列表
GBT 17680.11-2008 的主要目的是为核电厂在发生事故时提供场外放射性评价的准则,确保在应急响应期间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放射性释放对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影响,从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场外放射性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
场外放射性评价是核电厂应急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通过评价可以:
场外放射性评价中常用的模型包括:
场外放射性评价的结果主要用于支持应急决策,具体包括:
是的,场外放射性评价需要实时更新。由于事故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放射性释放量和扩散路径可能随时变化,因此需要动态调整评价结果,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一些常见的误解包括:
确保场外放射性评价的准确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场外放射性评价与场内应急响应是相辅相成的。场内应急响应侧重于控制事故源头,而场外放射性评价则关注事故对周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GBT 17680.11-2008 的评价准则适用于大多数核事故场景,但针对特定类型的事故(如超设计基准事故),可能需要额外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