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杂交种繁育制种的技术操作规程,包括选地、隔离、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粱杂交种的繁育和制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orghum Hybrid Seed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粱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经济价值。为了确保高粱杂交种的质量和产量,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7319-1998 高粱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这一标准为高粱杂交种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GBT 17319-1998》涵盖了从亲本选择到种子收获的全过程,包括亲本繁殖、隔离区设置、田间管理以及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这些内容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对高粱杂交种品质的影响,提高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
尽管标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部分地区由于地形复杂,难以实现严格的隔离区设置;或者因农民缺乏专业培训,导致田间管理不当。
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地方采取了创新措施。例如,某省农业部门通过建立示范田,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帮助农户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此外,还利用无人机进行田间巡查,提高了隔离区监管效率。
以河北省为例,该地区自实施《GBT 17319-1998》以来,高粱杂交种的纯度显著提升,平均亩产增加了约15%。据当地农业局统计,2022年全省高粱杂交种总产量达到12万吨,其中95%以上符合国家标准。
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为全国高粱产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未来,随着更多地区的推广和应用,《GBT 17319-1998》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高粱杂交种繁育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