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编码字符集的32点阵字型中库非白体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信息技术领域中涉及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软件和硬件开发。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yghur, Kazakh and Kyrgyz coded character sets - 32-dot matrix fonts - Part 3: Kufi white body
中国标准分类号:L78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25892.3-2010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其全称是《信息技术 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编码字符集 32点阵字型 第3部分:库非白体》。这项标准旨在规范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柯尔克孜文的数字化表达形式,特别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显示与处理。其中,“库非白体”是一种传统的阿拉伯文字体风格,广泛应用于维吾尔文书写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库非白体作为维吾尔文书写的一种传统字体风格,以其流畅的笔画和独特的结构著称。这种字体不仅承载了维吾尔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反映了伊斯兰教对当地艺术的影响。在GB 25892.3-2010中,库非白体被定义为一种标准化的32点阵字型,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各种电子设备上以固定大小清晰呈现,从而满足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
GB 25892.3-2010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语言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例如,在新疆地区的教育系统中,基于该标准开发的教学软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母语知识。此外,许多地方企业也利用这一标准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手机输入法、网页设计等。
尽管GB 25892.3-2010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仍需不断优化和完善。例如,可以进一步提高字型分辨率,使其适应更高清屏幕的需求;同时,加强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对接,增强全球范围内的互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柯尔克孜文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