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猪规模化繁育的场地选择、设施设备要求、种猪管理、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档案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西藏地区藏猪的规模化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arge-scale Breeding of Tibetan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藏猪作为一种具有高原特色的优质地方猪种,其规模化繁育技术对于推动当地畜牧业发展和保护地方品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TLZZLXH 047-2021 藏猪规模化繁育技术规范》对藏猪的繁育过程进行了系统化、标准化的规定,其中关于“种猪选择与配种”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旧版本中存在显著变化,值得深入探讨。
在旧版标准中,种猪的选择主要依据外观特征如体型大小、毛色等直观指标,而新版标准则更加注重遗传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具体来说,新版标准引入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通过检测与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等相关基因位点的状态来评估个体的遗传潜力。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选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为实现藏猪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应用该条文为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目标群体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父母系来源等,并采集血液样本用于后续DNA分析。接着利用已知的功能性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引物设计PCR扩增实验,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者荧光定量PCR等手段确定每个个体特定基因型。最后根据预设的标准值划分等级,将高评分个体优先纳入繁殖计划之中。
此外,在配种环节也做出了调整。新版标准提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而非自然交配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还能有效控制近亲繁殖程度,从而保持种群基因多样性。同时强调定期监测后代健康状况及生产性能数据反馈至数据库内,以便持续优化改良方案。
总之,《TLZZLXH 047-2021》通过对种猪选择与配种环节的技术革新,为促进藏猪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或养殖户应充分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新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最佳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