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红外吸收法测量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单晶硅和多晶硅材料中间隙氧含量的测定。
Title:Measurement Method of Interstitial Oxygen Content in Silicon Crystals by Infrared Absorp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J72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1557-1989标准中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 1557-1989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红外吸收法测定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方法。此方法主要用于半导体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硅晶体的纯度符合特定要求。
间隙氧是硅晶体中的杂质之一,其含量过高可能会影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例如,过量的间隙氧会导致热稳定性下降、漏电流增加等问题。因此,精确测量间隙氧含量对于生产高质量的半导体材料至关重要。
红外吸收法利用硅晶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检测间隙氧含量。具体而言,间隙氧在红外光谱中具有特定的吸收峰,通过测量这些吸收峰的强度,可以推算出间隙氧的浓度。
是的,其他杂质(如碳、氢等)也可能在红外光谱中产生吸收峰,从而干扰间隙氧含量的测量。因此,在数据分析时需要仔细区分各杂质的吸收特征,必要时可采用化学分析方法验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直拉法制备的单晶硅,但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硅晶体(如区熔法)。不过,不同制备方法可能会导致间隙氧分布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工艺条件进行调整。
如果间隙氧含量超出标准范围,则需要检查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如原材料质量、加热温度、冷却速率等。同时,可通过退火处理降低间隙氧含量,再重新测量以确认改进效果。
目前,GB 1557-1989仍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广泛使用的标准之一,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已有更先进的测量方法出现。建议关注最新版本的标准或相关国际标准(如ASTM标准),以获取更精确的测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