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型智慧城镇建设中数字城镇底座的技术要求、功能架构、数据管理及接口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进行智慧城镇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相关单位和机构。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ype Smart Town Based on Digital Twin (Part 1: Digital Town 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TDIA 00009-2022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型智慧城镇建设技术规范》的第1部分聚焦于数字城镇底座,这是智慧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将围绕“数据模型标准化”这一关键点展开,探讨其在新旧版本中的变化以及具体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数据模型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了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框架,但并未给出详细的实现路径和评估标准。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数据模型应包含哪些核心元素,如实体定义、属性描述、关系构建等,并且强调了这些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以“实体定义”为例,在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城镇内所有关键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道路、公共设施等。每个实体都必须有唯一标识符,便于后续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其次,在属性描述方面,不仅要记录基本的信息,比如名称、位置坐标等,还应该涵盖动态特性,例如使用状态、维护历史等。最后,关于关系构建,则要求准确表达不同实体间的相互作用,如交通流量与道路状况之间的联系。
为了确保数据模型的有效实施,还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需求调研:深入了解城镇各领域的需求,确定哪些信息是必需的。
2. 设计建模:根据需求设计出初步的数据模型草案。
3. 验证测试:通过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并修正潜在问题。
4. 优化完善:基于反馈不断调整模型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数据模型标准化”不仅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也为智慧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严格遵守新版标准中的各项细则,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