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水溶性垢样中其他成分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设备中垢和腐蚀产物的分析与评价。
Title:Analysis Methods for Deposit and Corrosion Products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 Part 19: Determination of Other Components in Water-soluble Scale Sam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1151.19-2012 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专门针对火力发电厂中垢和腐蚀产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其中,第19部分聚焦于水溶性垢样中其它成分的测定,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保障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水溶性垢样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溶解于水中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可能来源于锅炉、凝汽器或其他热交换设备。它们的存在不仅会影响设备的热传导效率,还可能导致管道堵塞,甚至引发严重的腐蚀问题。因此,准确测定水溶性垢样中的成分是预防设备故障的关键步骤。
DLT 1151.19-2012 提供了多种测定水溶性垢样中其它成分的方法,包括化学滴定法、光谱分析法和离子色谱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实际应用中,电厂通常会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时也会结合多种技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某大型火力发电厂曾发现其锅炉系统中存在异常的水溶性垢样积累。通过采用DLT 1151.19-2012推荐的离子色谱法,技术人员成功确定了垢样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这些问题源于冷却水系统的水质管理不当。经过改进处理工艺后,垢样积累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设备运行效率提升了约10%。
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DLT 1151.19-2012标准的实际价值,它为电厂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工具,帮助其优化维护策略,延长设备寿命。
DLT 1151.19-2012 第19部分为火力发电厂提供了全面的水溶性垢样分析指南,强调了准确测定其它成分的重要性。通过合理运用各种分析技术,电厂可以更好地应对垢和腐蚀带来的挑战,从而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生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