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标称电压为35kV及以上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Composite Phase-Spacing Dampers Used in AC Overhead 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12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1058-2007 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规范交流架空线路中使用的复合相间间隔棒的技术要求。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应用提出相关见解。
复合相间间隔棒是一种用于固定和支撑输电线路导线的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导线间的振动,防止导线相互碰撞,从而保护导线的绝缘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在高压交流架空线路中,复合相间间隔棒的应用尤为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整个输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DLT 1058-2007 对复合相间间隔棒的技术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复合相间间隔棒的设计也在不断优化。例如,一些新型间隔棒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另一些则通过表面涂层技术提高了抗老化性能。这些创新不仅符合DLT 1058-2007的标准要求,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在实际应用中,复合相间间隔棒的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例如,在某大型输电工程中,采用符合该标准的间隔棒后,导线的振动幅度降低了30%以上,显著减少了因振动引起的故障率。此外,由于材料的耐久性增强,设备的整体更换周期也得到了延长。
DLT 1058-2007 为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确保了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相间间隔棒的设计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