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治疗神志病中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对恶劣心境患者的诊疗参考。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ysthymi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sychia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CM 1139-2018《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中,恶劣心境这一疾病领域的变化值得关注。新旧版本相比,在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方面有显著调整。其中,关于“肝郁脾虚型”的诊断与治疗是重点之一。
根据最新版指南,肝郁脾虚型恶劣心境的诊断需结合患者长期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并伴有胸胁胀满、腹胀便溏等体征。治疗上强调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的原则,推荐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以柴胡疏肝散为例,其应用要点在于灵活调整药物配伍。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白芍、川芎调畅气血,香附、陈皮理气宽中。临床实践中,若患者兼见心烦易怒,可酌情加入丹参、栀子清热除烦;若失眠明显,则需重用酸枣仁、夜交藤安神助眠。
此外,新版指南特别指出,该证型的治疗应重视个体化,避免盲目套用固定方剂。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仔细辨别患者具体表现,如湿盛者宜减少辛燥之品,阴虚火旺者则需慎用温补之药。通过这样的精细化辨证施治,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