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明清档案目录中心数据采集的标准及明清档案机读目录数据交换的格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明清档案数字化处理、数据交换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Title:Data Collection Standard for Ming and Qing Archives Catalog Center and Data Exchange Format for Machine-Readable Catalo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9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DAT 33-2005 明清档案目录中心数据采集标准”的常见问题解答。
DAT 33-2005 是中国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标准,全称是《明清档案机读目录数据交换格式》。它规定了明清档案机读目录的数据结构、字段定义及数据交换方式,旨在实现明清档案目录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标准化交换与共享。
明清档案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和数据交换的需求日益增长。DAT 33-2005 的制定是为了统一明清档案目录数据的格式,避免因数据格式不一致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DAT 33-2005 主要适用于明清档案目录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和共享。具体包括各级档案馆、图书馆、研究机构以及其他需要处理明清档案数据的单位和个人。
DAT 33-2005 定义了多个核心字段,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这些字段为档案信息的完整记录提供了基础。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验证数据是否符合标准:
通常,专业的数据校验工具或软件可以辅助完成这些任务。
目前,DAT 33-2005 主要支持中文数据,但部分字段允许附加英文或其他语言的注释。如果需要支持更多语言,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深入学习标准文档和实践操作来避免。
DAT 33-2005 的详细文档可以通过国家档案局官方网站或相关出版物获取。建议查阅官方发布版本,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DAT 33-2005 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其功能,例如增强对多媒体数据的支持、优化数据交换性能等。同时,国际化的推进也可能成为未来的重点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