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真心痛(PCI术后)的中医内科临床诊疗原则、诊断依据、辨证论治及综合治疗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对真心痛(PCI术后)患者的诊疗工作。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ncere Heart Pain (Post-PCI)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真心痛是中医内科常见病证之一,在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尤为多见。在《TCACM 1232-2019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真心痛(PCI术后)》中,有一条关键性的变化值得深入探讨,即关于“痰瘀互结”病机的新阐释及其对治疗原则的影响。
原标准中对于真心痛的病机描述较为笼统,主要强调气滞血瘀、寒凝心脉等传统病理因素。而新版标准则特别指出,PCI术后由于机械损伤及血管内膜修复过程中的异常反应,容易形成痰瘀互结的复杂病机。这一改变不仅反映了现代医学对术后病理机制的认识,也融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成果。
具体而言,新版指南提出,痰瘀互结的核心在于“痰浊阻滞血脉”,这与PCI术后局部组织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密切相关。这些代谢产物若未能及时清除,则可能进一步阻碍气血运行,加重病情。因此,治疗上应注重化痰祛湿与活血化瘀相结合。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可选用具有双重功效的方剂如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其中,瓜蒌宽胸散结、化痰通络;薤白温阳行气、疏通血脉;半夏燥湿化痰,三者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术后患者的胸闷憋喘症状。同时辅以丹参、川芎等药物加强活血化瘀的效果,使痰瘀同治达到最佳疗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还需灵活调整用药策略。比如,对于脾虚湿盛者,可在基础方中加入茯苓健脾利湿;而对于阴虚火旺型,则需慎用辛温之品,以免助火生热。总之,把握好“痰瘀互结”的核心病机,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PCI术后真心痛患者的康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