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脓毒症的中医内科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医疗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对脓毒症的临床诊疗工作。
Titl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Septic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CM 1270-2019《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脓毒症》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脓毒症分期的描述。相较于旧版指南,新版增加了“气阴两虚型”的分期,并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
以“气阴两虚型”为例,这是在脓毒症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此类型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发热、乏力、心悸、口干舌燥等症状,且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不明显等特征。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指南》推荐采用益气养阴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生脉饮加减。具体用药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成分,如加入黄芪增强补气效果,使用麦冬滋阴润燥等。
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若发现患者出现明显的寒象,则应考虑减少寒凉药物的使用量;如果症状加重,则需要重新评估是否进入其他类型的病理阶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总之,“气阴两虚型”作为脓毒症的一个重要分期,在中医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