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中管理部件和事件的分类与编码原则、方法及代码结构。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维护。
Title:Urban Municipal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Management Components and Ev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M7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CJT 214-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该标准为城市中的管理部件(如路灯、井盖等)和事件(如道路破损、垃圾堆积等)提供了统一的分类与编码规则,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在CJT 214-2005中,管理部件被细分为多个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市容环境设施等。例如,公共设施可能涵盖路灯、公交站牌;交通设施可能涉及道路标线、信号灯;而市容环境设施则包括垃圾桶、广告牌等。每个部件都有其特定的编码,便于系统识别和追踪。
同样,事件分类也十分详尽,涵盖了市政设施的维护需求,如道路破损、排水不畅、绿化缺失等。这些事件通过编码与对应的管理部件关联,形成完整的监管链条。
标准化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CJT 214-2005的实施确保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作顺畅。例如,在某城市的试点项目中,通过这一标准,市政部门能够在接到市民投诉后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并派遣相应人员处理,显著缩短了响应时间。
数据显示,采用该标准的城市在一年内处理市政问题的效率提升了约30%,市民对市政服务的满意度也从70%提高到了90%以上。
以某沿海城市为例,该市在2018年开始全面推行CJT 214-2005标准。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将全市范围内的市政设施和事件进行了数字化管理。在一次暴雨过后,该市迅速利用系统定位并修复了多处积水点,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CJT 214-2005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