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TCACM 1180-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抑郁症

    TCACM 1180-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抑郁症
    抑郁症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医药
    19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5.0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抑郁症的中医内科诊断、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对抑郁症的诊疗参考。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封面预览

    TCACM 1180-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抑郁症
  • 拓展解读

    在TCACM 1180-2019《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抑郁症》中,有一处关键变化值得关注,即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进行了细化。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更加强调了这一类型的核心病机,并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用药原则和剂量范围。

    肝郁脾虚型是抑郁症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胸胁胀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新版指南指出,此型的核心病机在于肝气郁结日久,导致脾气虚弱。因此,在治疗上不仅要疏肝解郁,还需健脾益气,同时兼顾调畅情志。

    具体到药物使用上,新版指南推荐以逍遥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应用。基础方中的柴胡、白芍、当归等药材具有良好的疏肝理气作用;茯苓、白术、甘草则能健脾和中。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药物。例如,若患者伴有明显的失眠症状,则可考虑加入酸枣仁、远志等安神类药物;若脾胃功能较差,则可增加党参或黄芪以增强补气效果。

    在药物用量方面,新版指南给出了一定的参考范围:柴胡6-10g、白芍9-15g、当归6-12g、茯苓9-15g、白术6-12g、甘草3-6g。这些剂量相较于旧版更加精确,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把握用药尺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版指南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指导,但实际应用时仍需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例如,对于体质偏热者,可减少辛温药物的使用量;而对于长期患病、正气亏虚明显者,则应适当延长治疗周期并加大滋补力度。总之,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中医药在抑郁症防治中的独特优势。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ACM 1176-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