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肝肾综合征的中医内科诊断、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对肝肾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renal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关于肝肾综合征的内容在TCACM 1154-2019版本中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其中,关于“益气养阴法”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更新点。
在旧版指南中,对于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更多地强调了利尿、扩血管等西医治疗方法,而在TCACM 1154-2019版本中,增加了中医药治疗的内容,并特别提出了“益气养阴法”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价值。
具体来说,“益气养阴法”主要适用于肝肾综合征患者出现的乏力、口干、舌红少苔等症状。这一方法通过补益气血、滋养阴液来达到改善内环境稳定性的目的。例如,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选用生脉饮加减作为基础方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入黄芪、党参以增强益气作用,使用麦冬、玉竹等药材加强养阴效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发展阶段灵活调整药物配伍。比如,对于湿热内蕴型患者,可适当减少滋腻之品,增加清热化湿的药物;而对于脾虚湿盛者,则需注意避免过于寒凉的药材,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此外,“益气养阴法”的长期疗效还体现在对慢性病程管理上,它不仅能够缓解急性期的症状,还能通过调理脏腑功能预防疾病的复发,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TCACM 1154-2019)中关于“益气养阴法”应用于肝肾综合征的推荐体现了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独特优势,为临床提供了更加丰富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