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粉刺性乳痈的诊断、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外科临床医生对粉刺性乳痈的诊疗工作。
Titl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Mammary Absc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rg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粉刺性乳痈是中医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在《TCACM 1186-2019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和规范。本文将围绕“诊断标准”这一核心内容,重点探讨新旧版指南中关于诊断依据的变化,并结合实际应用提供解读。
在旧版指南中,对于粉刺性乳痈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观症状如乳房疼痛、肿块等以及体格检查发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来判断疾病的存在与否。然而,在新版指南中,则更加注重病史采集的重要性,强调了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结构)、精神状态等因素对病情发展的影响。此外,新版指南还增加了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之一,这使得诊断过程更为科学严谨。
例如,在具体应用时,当遇到一位年轻女性患者诉说乳房有持续性隐痛且触摸到硬结时,除了常规的身体检查外,还需深入了解她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均衡、近期是否有情绪波动等情况。同时可以考虑使用超声波技术进一步确认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从而做出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看出,《TCACM 1186-2019》不仅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基础,而且吸收了现代医学成果,在提高诊断准确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既要重视经验积累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