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股肿病的定义、诊断依据、辨证论治、治疗方法及预防调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外科临床医生对股肿病的诊断与治疗。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udong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rg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ACM 1242-2019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股肿病》中的“诊断标准”为切入点,重点解读新旧版指南在诊断标准方面的变化及应用。
在旧版(假设编号)与新版(TCACM 1242-2019)中,“股肿”的诊断标准有一项关键调整。新版指南明确了诊断依据需结合“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这一改动直接提升了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往的诊断多依赖症状和体征,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例如,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但未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导致病情判断不全面。
新版指南的应用方法如下:当接诊疑似股肿患者时,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近期是否长期卧床、手术后恢复期、长途旅行等情况,并观察有无患肢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等典型表现。随后,立即安排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这是确诊股肿的重要手段。通过彩超可清晰显示静脉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及其位置、范围,从而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如抗凝治疗或必要时介入手术。
此标准的更新不仅规范了中医外科对股肿的诊断流程,还促进了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发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