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印染污泥阴燃处理工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污染物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印染行业产生的污泥阴燃处理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reatment of printing and dyeing sludge
中国标准分类号:Z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20
发布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MIE 32-2025 印染污泥阴燃处理工艺技术规范》中,相较于2018版标准,新版本在“阴燃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与烟气排放要求”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环保要求的提升,也反映了当前印染行业在固废处理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政策导向。
旧版标准(TCAMIE 32-2018)中,对于阴燃温度的要求较为宽泛,仅规定了“阴燃温度应保持在300℃以上”,并未具体说明不同阶段的温度区间及持续时间。而新版标准则进一步细化为“阴燃初期温度应维持在300℃~400℃,稳定燃烧阶段温度应不低于600℃,且应持续不少于2小时”。这种细化不仅提高了操作的可执行性,也为后续的烟气处理提供了更明确的技术依据。
这一差异背后的原因在于,阴燃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有机物的分解效率和有害气体的生成量。若温度过低或波动过大,可能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二噁英、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增加环境风险。因此,新版标准通过设定更严格的温度控制指标,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可能性。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烟气排放的实时监测与记录”,要求企业在阴燃过程中必须配备在线监测设备,并定期提交数据报告。这一条文的应用方法包括:企业需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烟气监测系统,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建立完善的运行台账,详细记录每次阴燃过程的温度曲线、烟气成分及处理效果,便于监管部门核查与评估。
综上所述,《TCAMIE 32-2025》在温度控制和烟气管理方面的改进,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优化,更是对环境保护责任的强化。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应高度重视这些变化,合理配置设备、规范操作流程,以确保合规运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