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烧伤的中医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原则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外科领域中烧伤的临床诊疗工作。
Title: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Bur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rg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我建议以“烧伤创面处理中湿性愈合理论的应用”为主题进行解读。这是TCACM 1277-2019较之前版本新增的重要内容。
在旧版指南中,烧伤创面多采用暴露疗法或半暴露疗法,强调干燥环境对控制感染的作用。而新版指南明确提出应积极应用湿性愈合理论指导烧伤创面处理。
湿性愈合理论的核心是保持创面适度湿润,为细胞增殖和迁移提供理想环境。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湿性敷料,如水胶体、藻酸盐等,既能保持湿润又不会导致浸渍。
2.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变化,防止感染。
3. 注意局部温度和湿度的调控,避免过高过低影响愈合。
4. 结合患者情况调整换药频率,一般2-5天一次。
5. 对深度烧伤可联合使用生物敷料或自体皮片移植。
6. 密切监测全身状况,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等问题。
通过正确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可以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需根据创面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可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