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肿瘤科临床诊疗宫颈癌的基本原则、诊断方法、辨证论治及综合治疗方案。本文件适用于中医肿瘤科医师在宫颈癌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Title:TCACM 1172-2019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ervical Canc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c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我选择解读《TCACM 1172-2019中医肿瘤科临床诊疗指南 宫颈癌》中关于“辨证分型治疗”的新老版本差异,并重点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在宫颈癌的辨证分型上进行了细化和调整。老版指南主要将宫颈癌分为气血亏虚型、湿热瘀毒型两大类,而新版则进一步细分为气血亏虚兼湿热瘀阻型、肝肾阴虚夹瘀毒型、脾虚痰湿蕴结型三种类型。这种调整更符合现代医学对宫颈癌病理机制的认识,也更贴近临床实际。
以肝肾阴虚夹瘀毒型为例,其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疗原则为滋补肝肾、化瘀解毒。常用方剂可选用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具体用药如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肝肾;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同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加减药物。
在临床应用时,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结合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准确判断所属证型。对于肝肾阴虚夹瘀毒型宫颈癌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宜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TCACM 1172-2019》对宫颈癌辨证分型的细化和完善,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医生应在遵循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