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后葡萄膜炎的中医眼科临床诊断、辨证论治及治疗原则。本文件适用于中医眼科医生对后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
Title:TCACM 1188-2019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sterior Uveit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hthalm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后葡萄膜炎是中医眼科领域中的常见病,其诊断和治疗在TCACM 1188-2019《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得到了系统规范。本文将聚焦于新版指南与旧版指南在病因病机分析上的差异,特别是对“湿热内蕴”这一病理因素的新认识。
在旧版指南中,“湿热内蕴”主要被描述为导致后葡萄膜炎的一个次要因素,强调的是外感湿热邪气侵袭人体后的局部反应。然而,在新版指南中,“湿热内蕴”被重新定义为主导性病理因素之一,并且更加注重内因的作用。新版指南指出,湿热不仅来源于外界环境,更可能源于患者自身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因素所引起的体内失衡状态。这种变化反映了现代医学研究对于慢性炎症性疾病机制理解的深入,即认为长期存在的低度炎症往往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更新后的观点,临床上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 辨证施治: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除了关注眼部症状之外,还需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消化系统功能、精神情绪状态等。只有当明确了湿热的具体来源后,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理。
2. 调整生活方式:鼓励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减少油腻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时间以及适当锻炼身体等,以促进新陈代谢并增强机体免疫力。
3. 中药配伍原则:根据新版指南推荐,可选用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经典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加减,并结合具体病情灵活增减药物成分。此外,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都应由专业医师指导,确保安全有效。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对于后葡萄膜炎的认识已经从单纯强调外部致病因素转向了内外兼治的整体观念。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优势,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