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TCACM 1311-2019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缺乳

    TCACM 1311-2019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缺乳
    中医妇科缺乳诊疗指南
    10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2.6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妇科常见病缺乳的诊断、辨证论治及预防调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医师对缺乳的诊治及相关医疗活动。
    Title:TCACM 1311-2019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Insufficient Lac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封面预览

    TCACM 1311-2019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缺乳
  • 拓展解读

    缺乳是中医妇科常见病之一,TCACM 1311-2019《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对这一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在新旧版本的指南中,有一处显著的变化值得关注:关于缺乳病因病机的认识更加细化。

    在旧版指南中,对于缺乳的病因病机描述较为笼统,主要归结为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等几个方面。而新版指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些认识,特别强调了产后失血过多、哺乳期营养不良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对缺乳的影响,并且提出了“肾虚型”的新分类。

    以“肾虚型”为例,在应用新版指南时,临床医生需要更加注重患者的生活习惯与身体状况调查。比如,对于那些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或者体质偏弱的女性,在出现缺乳症状时,除了常规的补气养血疗法外,还应该加入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的相关方剂。常用的中药包括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药材。

    此外,新版指南还增加了非药物治疗方法的推荐,如针灸疗法。选取关元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泌乳功能。同时,心理疏导也不可忽视,帮助产妇缓解焦虑情绪,营造良好的哺乳环境同样有助于提高乳汁分泌量。

    总之,《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通过细化病因病机分析,使得缺乳的治疗方案更为科学合理。特别是对“肾虚型”缺乳的认识及处理方式上的改进,不仅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具体的参考依据。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ACM 1300-2019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经间期出血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