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TCACM 1182-2019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口疮

    TCACM 1182-2019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口疮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小儿口疮指南
    17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3.7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小儿口疮的诊断、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儿科医师对小儿口疮的临床诊疗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Titl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Pediatric Oral Ulc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封面预览

    TCACM 1182-2019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口疮
  • 拓展解读

    在TCACM 1182-2019《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口疮》中,有一条重要的变化值得关注:关于小儿口疮的辨证分型。相较于旧版指南,新版指南更加细化了脾虚湿盛型的辨证依据和治疗原则。

    在旧版指南中,脾虚湿盛型的描述较为笼统,仅指出此类型多见于久病体弱、脾胃功能失调的小儿,表现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伴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治疗方法以健脾化湿为主,但具体用药方案未作详细说明。

    而在新版指南中,对脾虚湿盛型有了更深入的阐述。新版指南明确指出,此类患儿常因饮食不节或长期患病导致脾胃虚弱,湿邪内生,湿浊上蒸所致。临床表现除口腔溃疡外,还可能有舌苔厚腻、大便稀溏等特征。治疗时强调需兼顾健脾与祛湿,推荐使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剂中的木香、砂仁具有行气化湿之效,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党参、白术、茯苓则起到补气健脾的作用。

    此外,新版指南还特别提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轻重。例如,对于伴有明显感染症状的患儿,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入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版指南不仅丰富了脾虚湿盛型小儿口疮的辨证内容,而且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在诊治该类疾病时,医生应当仔细分析患儿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指南提供的方法,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ACM 1353-2021 中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