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证候的诊断依据、诊断方法及分类。本文件适用于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临床诊断、科研和教学工作。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for Bronchiecta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聚焦于TCACM 1331-2019《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肺脾气虚证”这一重要条文的解读与应用。该证候在旧版标准中的描述较为笼统,而在新版标准中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使其更具临床指导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肺脾气虚证”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无力、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等,但缺乏对具体症状轻重程度及伴随症状的区分。新版标准则明确指出,此证候需具备以下核心症状:长期咳嗽、咳白色稀薄痰液、活动后气促明显加重、面色萎黄或苍白、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此外,还新增了舌象(舌淡苔白)、脉象(脉细弱)的具体描述。
这种修订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例如,在面对一位长期患有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时,医生可根据上述特征性表现判断是否属于肺脾气虚证,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常用的中药方剂如六君子汤加减,可健脾益气、补肺止咳,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
以一典型病例为例,某男性患者,58岁,患支气管扩张症多年,常感咳嗽不止,痰多且色白,劳累后呼吸困难加剧,伴有疲倦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经检查发现其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根据新版标准,此患者符合肺脾气虚证的表现,使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两周后,咳嗽减轻,体力有所恢复,说明该诊断准确且疗效显著。
总之,TCACM 1331-2019对“肺脾气虚证”的细化使中医证候诊断更加精准,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值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深入学习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