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仪器仪表制造中光学零件加工与光学仪器装配的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仪器仪表行业光学零件加工与光学仪器装配的工时定额制定和管理。
Title:Instrument and Meter Manufacturing Man-hour Quota - Optical Part Processing and Optical Instrument Assembly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CB 1085.6-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 光学零件加工与光学仪器装配”主题的常见问题解答。
回答: CB 1085.6-198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光学零件加工与光学仪器装配过程中工时定额的计算方法和要求。这项标准适用于光学仪器制造业,为生产过程中的工时管理和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
回答: 工时定额是衡量光学零件加工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控制生产成本,并为员工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科学合理的工时定额,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质量。
回答: 根据 CB 1085.6-1989 的规定,工时定额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回答: 在光学仪器装配环节,工时定额主要用于评估装配工序的时间需求,从而指导生产线布局、人员分配以及物料供应。此外,它还可以帮助识别瓶颈工序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升整体装配效率。
回答: 当实际工时超过定额时,企业应首先分析原因,可能包括:
回答: CB 1085.6-1989 主要针对一般光学仪器的加工与装配制定工时定额标准,但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光学仪器(如大型天文望远镜),可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定额内容。因此,在使用该标准时需根据具体产品特点灵活应用。
回答: 随着技术进步、设备升级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有的工时定额可能会失去准确性。定期更新工时定额有助于保持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同时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