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眼外肌麻痹的中医眼科临床诊断、辨证论治及治疗原则。本文件适用于中医眼科医生对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诊疗。
Title:TCACM 1302-2019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Extraocular Muscle Paraly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hthalm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CM 1302-2019《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关于眼外肌麻痹的部分,有一处显著的变化值得关注。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对眼外肌麻痹的辨证分型进行了细化和调整,特别是在肝肾亏虚型的治疗方案上有了新的补充。
以肝肾亏虚型为例,老版指南主要强调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推荐使用杞菊地黄丸为基础方剂。然而,TCACM 1302-2019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阴虚火旺”情况的区分,并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入知柏地黄丸来清降虚火,避免单纯滋补导致的上火症状加重。
具体应用时,医生应首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患者是否属于典型的肝肾亏虚且无明显火热征象。如果发现患者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阴虚火旺的表现,则应在原方基础上加减用药。例如,对于伴有视力模糊、视物昏花明显的患者,可考虑增加石斛、麦冬以增强滋阴效果;而对于眼睑下垂较重者,可酌情加入黄芪、党参提升整体气机。
此外,在针灸疗法方面,新版指南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穴位选择建议。除了传统的睛明穴、承泣穴之外,还特别强调了太溪穴和三阴交穴的重要性,认为这两个穴位能够更好地起到调补肝肾的作用。在操作手法上,建议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每次留针约20分钟,连续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
总之,TCACM 1302-2019对眼外肌麻痹尤其是肝肾亏虚型的诊疗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也为中医眼科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