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外科对肠结的诊断、辨证论治及治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外科医务人员在肠结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提供指导。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rg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247-2019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关于肠结的诊断与治疗部分有诸多更新,其中“辨证分型”的调整是一个显著变化。相较于旧版指南,新版增加了“湿热蕴结型”的分类,并细化了其对应的治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湿热蕴结型”肠结患者多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感、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行气导滞为原则,方剂推荐使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体质调整,如若兼见脾胃虚弱者可加入白术、茯苓等健脾祛湿之品。
例如,某患者因饮食不当导致湿热内盛,出现上述症状,在遵循此指南进行治疗后,通过连续两周服用由黄芩、黄连、葛根、木香等药材组成的汤剂,辅以饮食调理,病情明显改善。这表明新版指南对“湿热蕴结型”肠结的辨证更加精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