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畜场布病防控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监测措施、消毒程序及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种畜场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iosafe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ucellosis in Breedin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AIA 002-2022种畜场布病防控生物安全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在布病防控的具体操作和管理要求上有了更细致的规定。本文将聚焦于“环境消毒”这一重要环节的新旧版差异,并详细解读新版标准中关于环境消毒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环境消毒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了需要定期进行消毒,但并未明确规定消毒频率、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及使用浓度等具体细节。而在新版标准中,对环境消毒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定:
1. 消毒频率:新版标准要求种畜场应每日对牛舍、羊舍等动物活动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每周还需进行一次深度清洁与消毒。此外,在发生疫情时,需增加消毒频次至每天两次,并确保覆盖所有可能被污染的区域。
2. 消毒剂选择与配比:针对不同类型的设施和用途,推荐了多种适合的消毒剂及其使用浓度。例如,对于一般生产区地面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其有效氯含量应保持在500mg/L左右;而对于饮水设备,则建议采用过氧乙酸溶液,浓度控制在0.1%-0.2%之间。同时强调了每种消毒剂都有其最佳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使用前必须查阅说明书并严格按照指示操作。
3. 消毒步骤:
- 首先清理掉表面可见的污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等。
- 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残留物质后,按照选定消毒剂的要求准确配制溶液。
- 均匀喷洒或擦拭目标物体表面直至完全湿润,等待规定时间让消毒剂发挥作用。
- 最后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必要时重复上述过程以达到理想效果。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种畜场布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更好地保障种畜健康以及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