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轨道交通车载储能系统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测试条件、测试项目、测试设备及测试流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轨道交通车辆中使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评估。
Title:Testing Methods for On-boar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in Rail Transit - Part 1: Lithium-ion Battery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TSA 08.1-2021《轨道交通车载储能系统测试方法 第1部分: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相较于旧版标准,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测试流程和安全性评估方面做出了显著改进。其中,新版标准中新增了“环境适应性测试”这一章节,这是与旧版标准相比的重要变化之一。
以“环境适应性测试”的应用为例进行详细解读。该测试旨在验证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包括高低温存储、温度循环以及湿热环境适应性等。具体操作时,首先需要根据实际运营环境确定测试温度范围,通常设定为-40℃至+60℃之间。接着将电池系统置于恒温箱内,分别进行高低温存储测试,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24小时,并记录在此期间电池的电压、内阻及容量变化情况。完成存储测试后,还需进行温度循环测试,即在设定的高低温区间内反复循环一定次数(一般为10次),观察电池是否出现外观变形、漏液等问题。最后,在湿热环境下测试电池的绝缘电阻值,确保其不低于规定限值。
通过上述测试,可以全面评估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工作状态,从而为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此外,实施这些测试还有助于优化电池设计,提升产品整体质量。例如,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某些型号电池在特定条件下存在容量衰减较快的问题,制造商据此调整了电芯材料配方,显著改善了电池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因此,环境适应性测试不仅是新版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有效手段。